2023年氫冶金國際研讨會召開

作者:

發布時間:

2023-09-18


95日,由中國金屬學會和集團共同主辦的“2023年氫冶金國際研讨會”在冬奧之城崇禮召開,來自中國、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彙聚一堂,加快推動氫冶金創新發展與應用推廣,共同探讨世界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技術與路徑,同時大會發布了由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共同撰寫的《氫冶金技術發展藍皮書》。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院長、集團董事長于勇,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張曉剛,世界鋼鐵協會總幹事巴松,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毛新平分别在開幕式上緻辭。于勇與毛新平共同啓幕發布《氫冶金技術發展藍皮書》。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姜濤,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亞工程院、科學院院士餘艾冰,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郭烈錦,集團副總經理李毅仁,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淩,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嶽文彥,特諾恩 SpA 執行副總裁Argenta Paolo,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幹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鍾紹良,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朱慶山,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學術委員會主任趙躍民,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王天義、名譽顧問李文秀,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态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建良出席大會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由田志淩主持。

于勇在緻辭中表示,氫能是21世紀最清潔的低碳能源,對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以氫代碳”能使鋼鐵生産從源頭和根本上擺脫對化石能源的絕對依賴。特别是以氫基直接還原爲代表的氫冶金技術,是實現鋼鐵深度脫碳的重要路徑,将在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未來的鋼鐵将承載着低碳、綠色、智能等多種創新元素,氫冶金作爲低碳冶金的革命性創新技術,在行業未來發展中大有作爲。未來行業的核心競争力,将由攝取化石能源的能力逐步轉變爲擺脫化石能源束縛的能力。在各位專家的深度參與下,我們一定能緊跟氫能發展的浪潮,加快推動低碳冶金技術的革新與應用,爲世界鋼鐵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實現“雙碳”戰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曉剛在緻辭中表示,在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氫能作爲清潔能源的代表,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零排放的特點,受到了全球各國的廣泛關注。氫冶金作爲氫能應用領域的重要一環,也是鋼鐵工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經之路,正在逐步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通過在冶金過程中采用氫氣替代傳統能源,不僅可以顯著降低碳排放,還能提高冶金産業的效率和可持續性。本次研讨會的召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随着世界各國碳中和承諾的發布,全球鋼鐵工業在氫冶金領域已經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成果。新材料、新工藝的不斷湧現,以及各位專家和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将爲推動氫冶金技術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期望通過本次研讨會的交流互動,凝聚智慧、碰撞思想,爲氫冶金領域的未來描繪更加美好的藍圖。

巴松在緻辭中表示,全球鋼鐵産業規模龐大且分布廣泛,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因素,确保鋼鐵産業在未來保持健康對現代社會非常重要。在衆多挑戰中,最緊迫的是實現鋼鐵生産的脫碳。提高電弧爐生産在全球鋼鐵生産中的比例,是全球鋼鐵行業脫碳的重要一環。在長流程生産工藝脫碳過程中,氫氣将發揮重要作用。無論是在直接還原鐵工藝還是高爐工藝中,大量使用氫氣都需要密切關注生産供應鏈的許多要素。在未來的幾年裏,生産足夠數量的氫氣來支持鋼鐵産業甚至其它産業,将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關鍵挑戰。我相信,鋼鐵行業将會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河鋼和中國金屬學會組織的這次研讨會,對于我們所有人來說都非常重要,有助于拓展知識,并找到解決共同挑戰的新思路。

毛新平在緻辭中表示,目前,氣候變化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推動碳中和已經形成了共識。中國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全球的氣候治理,提出了3060”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中國鋼鐵行業積極響應并付諸行動,制定了行業實現碳中和的願景和6大技術路徑,對行業未來碳中和工作做好了頂層設計。針對鋼鐵流程中70%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原料準備階段,大家都在尋找一個新路徑——以基于氫還原的氫冶金來實現更加低碳的鋼鐵材料生産。一直以來,全球鋼鐵同仁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開展了不同的工藝技術探索。氫的使用,特别是在行業未來大規模工業化的使用、實現商業化生産中,仍面臨着一些問題和挑戰,需要國際國内鋼鐵同仁的合作。希望通過今天的會議來推動氫冶金技術的發展,爲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爲勾勒全球鋼鐵工業氫冶金發展全景,探索實現氫冶金的不同工藝路線,分享中國氫冶金發展實踐,共謀全球氫冶金未來發展之路,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共同組織撰寫了《氫冶金技術發展藍皮書》。《藍皮書》從全球視野出發,全面闡述了全球氫冶金技術最新進展,重點介紹河鋼全球首例焦爐煤氣零重整示範工程,提出未來氫能産業鏈的新發展格局和政策建議,爲中國和世界氫能産業的發展、世界鋼鐵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重要參考。

在當天的全體會議上,姜濤作了題爲《碳中和背景下中國鋼鐵産業轉型升級的思考》的報告;餘艾冰作了題爲《氫氣高爐的建模與分析》的報告;李毅仁作了題爲《河鋼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思考與創新實踐》的報告。韓國浦項、世界鋼鐵協會、日本JFE鋼鐵、北京科技大學、中冶京誠、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意大利特諾恩等企業、高校分别作了主題報告。開幕式前,與會人員觀看了《氫啓未來》宣傳片。

此次研讨會由中國金屬學會和集團共同主辦,中冶京誠、意大利特諾恩(天津)聯合主辦,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業信息标準研究院協辦,世界鋼鐵協會、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支持,95日至7日在崇禮召開。會議旨在進一步加強科技交流合作,擴大國際影響,推動氫冶金技術創新發展。本次會議共收到來自全世界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00餘篇高質量的論文,論文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氫冶金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未來兩天,寶馬、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鞍鋼、首鋼、東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企業、高校代表将分别作報告。

來自中國、澳大利亞、韓國、意大利等12個國家和地區的著名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共500餘人,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經濟日報、中國日報、工人日報、中國經濟時報、中國冶金報、世界金屬導報、河北日報、河北廣播電視台、鳳凰網、長城新媒體等20餘家主流新聞媒體參加會議。

 

舞鋼闆助力嘉興市重點項目建設

11月12 日,河鋼集團舞鋼公司爲某重點客戶生産的首批高端精品橋梁鋼闆順利交付客戶,将用于嘉興市重點項目,嘉興市快速路三期工程關鍵項目———快速路橋的建設。

舞鋼闆助力全球最大、國内首個自主研制的B型LNG燃料艙制造

10月21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爲地中海航運(MSC)建造的配備全球最大B型液化天然氣(LNG)燃料艙16000TEU集裝箱船“瑪利亞克裏斯蒂娜”号交付客戶。該船配備全球最大的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艙,在國内首次實現B型LNG燃料艙全流程自主研制,填補了國内技術空白,河鋼集團舞鋼公司供貨的6000餘噸特殊鋼闆用于B型LNG燃料艙制造。

舞鋼闆獨家用于全球首制堆疊式LNG雙耳船用燃料罐

近日,全球首制堆疊式7500立方米LNG雙耳船用燃料罐第一、二船套(T154/155)在南通順利裝船發運,後續将安裝在11500标準箱的集裝箱船上。在該燃料罐制造過程中,河鋼集團舞鋼公司生産的1357噸高性能9Ni鋼闆獨家用于該燃料罐制造。

舞鋼公司領導專題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按照黨中央和上級黨委要求,8月26日上午,舞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吝章國專題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落實黨中央、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河鋼集團黨委決策部署,抓好各項改革發展任務的落實,全面釋放優勢和潛力,實現經營業績新的跨越,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爲高質量發展的實績實效,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舞鋼闆撐起國内首個全裝配式鋼結構超高層建築

8月1日,一批“舞鋼牌”高端精品鋼闆如期發往客戶,将被用于國内首個全裝配式鋼結構超高層建築——珠海橫琴總部大廈(二期)項目。

舞鋼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8月15日上午,舞鋼公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集中學習,認真學習《中國共産黨黨員網絡行爲規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深入領會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等,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吝章國主持會議。  公司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相關人員參加學習。